中央美院著名画家走进杭锦旗采风,描绘鄂尔多斯风采-杭锦发布斯蒂芬·金
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迎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姜心比心,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与中央美术学院将联合主办“沙海绿洲”大型美术展,在荒漠化大会召开期间为参会的各国代表展示鄂尔多斯的风采龙门天子。
中央美院高度重视此次展览,为了让展览更具鄂尔多斯特色,在荒漠化大会期间用美术的形式展示鄂尔多斯生态治理、防沙治沙的成果。8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沙海绿洲”采风团油画组走进了鄂尔多斯黄慧音。
采风团由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带队,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基础部主任张路江,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国,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青年画家公令恒、张筱松、刘涛、潘超一行8人组成,鄂尔多斯市文联党组书记冯世业、市美协主席路宾等陪同采风。
采风团由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带队
张路江: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基础部主任
余丁: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
王建国: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采风团第一站来到杭锦旗万亩林沙漠生态基地,在这里了解了杭锦旗官兵、群众几十年如一日与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库布其沙漠抗争,从最先种植沙柳、扎制沙障老鹰画室,到沙土固定下来后进行杨树、松树、柳树、榆树、枣树等乔木和杨柴、沙棘、梭梭、沙冬青、蒙古扁桃等多品种种植,先后栽植草木十二余万亩子午工程,形成了人进沙退的壮观局面。
陈尊佑范安迪在这里详细了解了沙柳、杨柴等沙生植物的生长习性,如何保持栽种成活率浜崎,容器植树法、水冲沙柳等种植技术。
随后采风团沿着穿沙公路走进了库布其双琪夺面,看到穿沙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画面,大家很难想象过去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律政先锋,眼前的景象让艺术家们感受到了鄂尔多斯人民在沙海中创造的奇迹。
站在沙丘顶端,俯瞰远处的独贵塔拉镇,与远处的黄河、乌拉山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随后,采风团沿黄河大堤了解了沿河地区风貌。
范迪安、张路江、余丁、王建国四位老师经过商讨形成了统一的创作思路高冠瀑布,开始了四位艺术家的共同创作。
从第一个线条到完整画面,从一种颜色到五彩斑斓,艺术家在画板上的创作过程也再现了鄂尔多斯人民治沙从一株、一颗到一片、一带的历程;艺术家们齐心协力的合作也体现出鄂尔多斯人民万众一心的治沙精神。
最终《穿沙公路》完成,画中可以看到新旧两条穿沙公路从沙漠腹地穿过,其间由杨树、沙柳等植物形成了一片绿洲大卫鲍森,远处新路两旁沙障绵延不绝,在沙漠中即将形成一片新的绿洲......
《穿沙公路》为采风第一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四位艺术家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敬业的精神让人敬佩,也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各位艺术家看到鄂尔多斯独特的风景曹琴默,感受到鄂尔多斯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为艺术创作汲取了新的灵感,也对“沙海绿洲‘美术展成功举办充满信心。(文/图 付瑞)
内容来源:鄂尔多斯文艺
本期编辑:贺利平 总编辑:刘晓荣